又名拐子、 红鱼、 花鱼、 赤鲤、 龙鱼。 体 长, 略 侧 扁, 背部在背鳍前稍隆起。 头大, 眼小, 口下位或亚下 位, 有2对须, 其中吻须一对, 较短, 吻骨发达, 能向前 伸出; 颌须一对, 其长度为吻须的2倍, 用以拱食水底泥 中食物。 腹部圆。 鳞片大而圆。 侧线明显, 背鳍长, 其起 点至吻端比至尾鳍基部为近。 臀鳍短。 背面为灰黑色, 腹 面为淡黄色。 尾鳍分叉, 下叶为红色。 尾鳍深叉形。 鲤鱼适应性强, 生长迅速, 可在各类水域中生活, 对 水体要求不高, 活水、 静水、 沟渠池塘水均可生活, 是我 国较常见的淡水鱼类之一, 也是我国较早进行养殖的鱼 类。 体长2 0~3 0厘米, 较大单体重可达五六十千克。 全 年均有生产, 以春秋两季产量较高。 鲤鱼的生长速度与草 鱼、 青鱼、 鲢鱼、 鳙鱼等相比还是比较慢的。 鲤鱼的成长 11 #!Q* 速度与季节、 食物品种、 食物资源是否充足有关。 春夏之 交、 盛夏、 初秋, 鲤鱼摄食强度较大, 成长快; 初春和深 秋次之; 到了冬季, 在我国南方, 鲤鱼仍很活跃, 而北方 寒冷地区的鲤鱼, 则很少摄食了。 鲤鱼的体长增长高峰期在1~2龄, 而体重增长则在 5~6龄较快, 以后则出现逐年减缓的趋势。 在同一年龄 段里, 通常是雌鱼比雄鱼生长快一些。 而不同水体中鲤鱼 的生长速度差别很大, 例如在长江水域中生活的鲤鱼的生 长速度比在黑龙江水域里生长的鲤鱼明显加快, 长江干流 中的鲤鱼又比定居在湖泊中的鲤鱼生长快。 鲤鱼是杂食性鱼类, 对饵料的要求不严格, 觅食能力 强, 在鱼苗、 鱼种阶段主要吃浮游生物和轮虫等, 成鱼阶 段吃各种螺类、 幼蚌、 水蚯蚓、 昆虫幼虫和小鱼虾等水生 动物, 也吃各种藻类、 水草和植物碎屑等。 在池内或网箱 中喂养时, 常 投 喂 各 类 商 品 饲 料 和 人 工 配 合 饲 料 如 饼、 糠、 麸类和蚕蛹、 蝇蛆等。 鲤鱼能清扫食场残饵, 防止这 些残饵腐烂变质, 被养殖户称为 “清洁工”。 鲤鱼能在池 塘、 湖泊、 水库等静水中自然产卵繁殖。 鲤鱼的习性与鲫 鱼基本相同, 但对水温的要求比鲫鱼稍高些, 产卵要求水 温在1 8℃以上